生活札記 – 在水一方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 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 Mon, 28 Aug 2023 16:52:23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6.7.1 k8s ingress 學習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23/1699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23/1699#comments Mon, 28 Aug 2023 16:51:53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699 閱讀全文 ]]> 最近在學習 k8s 卡在 Ingress 這個問題很久了,找了許多資料,都沒法成功的將 Ingress 設定在自架的 k8s cluster 裡面,大約有好幾個禮拜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。
我有一個對 k8s 很熟的前輩可以請教,但他只說英文與他溝通只能用英文。英文請教對我來說不太是問題,電腦的英文用法都很簡單的,大部份直接貼指令給他,他就知是什麼意思了。

Ingress 這問題對 k8s 的初學者來說,的確很難,自已胡亂試的結果似乎也不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
比如說:Load Balancer 要選哪一套? Ingress Controller 該選哪一套? 是我的 yaml 設定檔有錯呢?還是我的 Ingress Controller 安裝有問題? type該選 NodePort 還是ClusterIP? 一堆問題….

想要去請教那位前輩,可是我連問題都說不清楚,怎麼去請教人家,人家想幫你可能也無從幫起,所以就一直拖著沒去問。

直到這幾天我腦袋像是突然開竅了一樣,知道怎麼把我的問題簡單而清楚的描述好。
步驟如下:
我先在 minikube 上面測試好 Ingress 的設定都 ok
minikube 上面要啟用 Ingress 功能,很簡單只要一行指令就行
minikube addons enable ingress
接著確認我設定的 pod.yaml , service.yaml , ingress.yaml
這3個檔案內容都沒有錯誤,把這3個檔案和我執行過的指令寄給他

然後再跟他說我用哪些指令把 k8s cluster 搭起來,和用什麼指令把 Ingress-nginx-controller 裝起來
接著把那3個yaml檔拿來我搭的 k8s cluster apply 之後,為什麼 Ingress 設定起不來
當他看過我執行的指令和 yaml 檔之後,很快的就幫我找出問題了,只要在 ingress.yaml 裡面加上這一行 ingressClassName: nginx 問題就都解決了!

天哪! 困擾我幾個禮拜的問題,他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幫我解決了!

經此事件之後,深感對一個問題的陳述能力很重要呀,是否能夠簡單清楚把問題描述出來,前輩高手們才能有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幫你找出問題。

今天也把我的 Ingress 筆記整理好了,若你有興趣的話,可到此來看
http://note.zn2.us/k8s5.htm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23/1699/feed 2
攻殼機動隊講座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95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95#respond Mon, 01 May 2017 16:37:20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695 閱讀全文 ]]> 上上個星期六,和我太太去聽底下這個藝文講座,

http://www.accupass.com/event/register/1704171904534187810820

與攻殼機動隊有關的講座,主要是藉由這部電影探討AI、生命、哲學、自我意識、機器學習….收獲頗多,大概的記一下今天聽到的內容:

AI(人工智慧) 的部份,英文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Artificial(人工) 的部份比較沒有問題,但是 Intelligenc(智慧、智能)就比較有爭議,對於什麼是智慧目前仍沒有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或分界。目前對於智慧的認識也是隨著科技不斷的在演變,比如說現在的相機都有人臉辨識的功能,能夠在畫面上把人臉框出來,現在大家不會覺得它是AI,可是在以前若程式能做到人臉辨識的功能,人們就會認為那是AI了。

AlphaGo下圍棋很利害,可以下驘人類,可有人就要說它下圍棋很利害,可是它懂圍棋嗎?這是人類很自大的地方,就好象我跟你下圍棋,可是我下輸你了,然後我說你驘了,可是你懂圍棋嗎?

AI的分類分兩種, Strong AI:擁有心靈及自我意識。 Weak AI:表現出有智慧的行為。現今人類的科技只能達到Weak AI而已, Strong AI 目前只出現在電影、動漫、小說中。

機器學習 Deep learning,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這些研究者本身害怕的一件事,就是我們餵給它很多資料了,但是它裡面到底學習了什麼東西我們不知道,我們只能觀察到它表現出來的行為。比如說現在google在做的自動駕馭汽車,我們可以設定一堆條件,紅燈停、綠燈行,可若遇到比較複雜的情況時,它判斷錯誤了,把紅燈看成綠燈就開過去了,那你說他是判斷錯誤還是故意的? 這些我們現在都無法知道,因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到底學了什麼東西。 Deep Learning 目前理論的部份很缺乏,但實際的應用面卻很廣,已經應用到很多地方去了,它現在比較強的是圖象分析,有人用它來分析小黃瓜的品種,藉由它開發出將小黃瓜依賣相分類成高中低價位。

還有,當別台車子要來撞你的時候,你是應該加速離開,還是往旁邊閃撞上電線杆,還是撞上人群,什麼樣的做法才能把傷害降至最下這些情況,就是人來判斷也都不一定能做出很好的判斷。

weak AI 分幾個層級
• Level 0:執行規則、行銷用
• Level 1:依照知識庫作搜尋
• Level 2:學習、探索
• Level 3:自動特徵產生、高層次抽象化

人腦比AI優秀

記憶問題,若我今天不提我旁邊這位他今天穿什麼上衣,回去的話,你可能連想都想不起來,因為他有符合你的認知,你就不會去記憶它。不需要記的東西,不會花力氣去特別記它,記憶很花能量的。

AI的現狀

框架問題, 有一個經典的例子常被提起,就是機器人取定時炸彈上的電池,可參考這裡

不用恐慌,新AlphaGo離強人工智慧還有十萬八千里

大意是說,讓AI機器人進房去將定時炸彈上的電池取出來,結果一拿電池炸彈就爆炸了

再做一個AI機器人,教它做事要考慮後果,結果機器人一進去,就開始計算,它走的這一步會不會影響地球的轉動、太陽會不會掉下來….考慮太多不相關的事物,考慮太久炸彈爆炸了。就是說它資料庫裡面的資料要全搜尋一遍、計算一遍。

而我們人類就可以很輕易的做到這點,比如說我演講要打開麥克風,我不會去考慮我打開這麥克風開關會不會影響地球的轉動,或引起大爆炸,很輕易的就能專注在一件事上。

會中大家比較有興趣的議題是 AI 究竟會不會有自我意識?會不會發展到象終結者電影那樣毀滅人類? 其實就意識本身目前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或分界,這部份仍有爭論,比如說你知道你有意識,可是你能說出意識是什麼嗎? 有人可能會說能意識到”我”的存在,可什麼是”我”? 有”我”這種東西嗎?

“我” 這就屬於哲學的範疇了,哲學在”我”的論述有很多。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,並非將它粗淺的理解為”我思考所以我存在”。 比方說,我們人有時會因為精神狀況不佳,而看錯東西,或誤認東西,那會不會這些東西本來就都是假的,這世界所有的東西其實都是假的,我們只是被以某種型式告知了這個是世界是這樣,這物體是這樣,就有點象駭客任務那樣生活在母體裡的人,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其實都是電腦灌給他們的訊息,他們的本體其實是生存在膠囊裡。所以懷疑這一切都是假的這個思想,就很重要,才造就了我,只有我(內在)才是真的,除了我以外都是假的…..這個在網路上都可查到相關的資料,我就不多寫了,可參考這裡
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我思故我在

「我思故我在」真的無容置疑嗎?

提問時間時,我提了一個問題,AI研究者不知機器學習了什麼東西,不能寫個程式讓它吐出它所學到的東西嗎? 于立天副教授回應:目前是有人在做這樣子的事,可是不多,一方面是大家都在努力的提高它的效能和應用,因為這部份有資金贊助,對於讓機器吐出它所學的東西這部份的研究就比較少,一方面是關心安全的人不多,另一方面是沒有資金,還有就是機器學習的語言是類神經學,你要讓它吐讓我們人類能理解的語言,那要經過一個轉譯過程,凡是翻譯必有失真,就象英文與中文翻譯必不能100%照原意翻出來,類神經學語言更是這樣。他推薦了一本書”網路殺神 守護程式”。

會中也有人提問了”機器人三原則”的問題來討論,關於機器人三原則的細節不清楚的可以參閱底下這頁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机器人三定律

我簡單介紹一下,它這個理論很經典,常在很多與AI機器人有關的電影裡都會被提到,如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械公敵…

于立天副教授針對這個問題回應:”機器人三原則”我個人看起來它是無懈可擊,重點在於”傷害人類”這個定義太廣了…..(我自己心裡補充:是的,就是讓人自己來定義”傷害人類”這事的範圍都不一定能定義的很好,更何況交給AI自己去判斷)

請鬼拿藥單

由於AI各方面的發展很快,有些人士就擔心是不是要立法來保護人類…但是文科的人通常不知理工科的人在想什麼,換句話說就是這些要定法律的人根本不知那些研究AI的人在做什麼,那要怎麼定法律呢?因此他們就請了google做自動駕馭的人,這些有實作經驗的人來參與討論或幫忙制定一些法案,這就等於是”請鬼拿藥單”這些人正在努力的發展、研究AI時,你他們幫忙制定法案時,他們會立一些限制他們正在研究、正在發展的一些法案嗎? 肯定不會嘛!

本來這講座我是不太想去的,因為門票就要250元,兩個人就要500元,覺得有點貴,不太想去,想說他們講的網路上大概都可以看得到。來了之後,也沒白來,收獲不少,至少就AI的部份,今天就講的很全面,幾句話就帶我了解到了目前AI的發展現狀和限制。

I paid $500 for it, make it account!

中譯:我花了500,就要讓它有價值一點!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95/feed 0
槌子理論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61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61#respond Sun, 05 Mar 2017 07:51:21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661 閱讀全文 ]]> “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,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.”

這句話來源於美國的心理學家馬斯洛 Maslow

中文意思是:如果你手上只有槌子,那麼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釘子” 文字的表面意思很淺,但內含的涵意卻很值得我們深思,意思是指人們慣於用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,不管它合不合適。

這是今天在看電影 “Arrival” 裡面的一句話。

這就讓我想到自己,平時面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是什麼?
我若與人溝通不順暢,是用更大的音量壓過對方、或是其它較強勢的手段來得到自己要的? 幾次下來若都得到自己要的話,那這就成了一種慣性,也就成了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講的更白話一點,溝通不良時,就用吵鬧、發脾氣來得到我要的!

這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,可能自己有自卑心,所以有時對別人的批評會比較敏感,覺得受傷害了,就會反過來攻擊別人,以此來保護自己,已經習慣性的用這方法來解決問題,也從沒想過它合不合適。今天有人提醒我,其實你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式,比如說你可以跟對方說:「你那樣說會讓我不舒服,請你以後不要說」這樣子的表達就很清楚了,不需要去指責對方做了什麼傷害你的事,也不用一再的證明你受了多大的傷害….這都是多餘的。

不要再手拿著槌子,把大家都當成釘子了。

另外”Arrival” 裡面的語言專家也提到了一點,就是我們平常常說的那些話語,你以為對方很容易聽懂的話,其實也很容易產生很大的誤解。對一句話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,所以也不要因為別人誤解你的話,而有太大的情緒。

今天所學的這句英文,對我真有震聾發聵的點化與提醒作用呀!

1478902253607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7/1661/feed 0
暫不說話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6/1560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6/1560#respond Sat, 01 Oct 2016 15:51:55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560 閱讀全文 ]]> 當生氣的時候盡量不要多說話、不要多發表意見!
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功夫,因為很可能別人多激你兩句,你忍不住又多說話了。

或者是你還沒有到生氣的程度,但已經有情緒了,或者是不耐煩、輕視、瞧不起對方….之類的負面情緒,最好也不要多說話,或多表示意見。因為這時侯你所說的話,大概都只是抱怨、指責或其它的負面情緒的話,對雙方的溝通沒有任何一點幫助。反而只會使情況更糟。

凡是做不到心平氣和的與對方溝通的話,那就暫緩溝通。

提醒自己,自己的個性是比較急的,遇到的問題或事情總是想要盡快的解決或處理掉。
可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或者是感情上、情緖上的問題,就不一定能讓你這樣子著急的想要去把它處理好。

比如說,人家無緣無故的對你發了一頓脾氣了,把你罵了一頓了,或者就是兇你不給你好臉色看,也不願跟你說他為什麼這樣對你, 那你只能暫時忍下來,非要問個清楚他為什麼這樣對你,只是把事情搞得更糟。

又或者是你真的做錯事了,對不起人家了,人家不想見到你,也不想跟你說話,而你卻著急的想跟人家道歉,多表示一點歉意,硬這樣做時,可能也會把事情搞得更糟,就說順其自然一點,不要強求。

在感情的處理上,對別人的態度和緩一點,這是基本原則,把握好這個原則,就比較不會把事情搞砸。

沒有情緒了,才能真正的好好的溝通,盡量不要帶著情緒去找別人溝通。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6/1560/feed 0
體操動作要求重點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4/1147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4/1147#respond Tue, 11 Feb 2014 07:39:24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147 閱讀全文 ]]> 就算是體操選手練了十多年了,一旦放鬆自己時,這些基本動作還是會變形,更何況初學者呢?所以我還是把這些基本動作的要求重點寫下來好了,以免日久之後自己也忘了這些動作的要求重點了。

側翻內轉體,簡稱踺子,要求重點:
1.做踺子時,雙手按地的要求重點是,要求雙手舉高、舉直,兩臂非常靠近耳朵、夾著耳朵的情況下去按地面(老師通常會簡稱為雙手夾耳朵下)當然這只是一個形容,實際上你是夾不到的,只是告訴你盡量夾耳朵。雙手要盡量往前、往遠去按地面,不可按的太近。按地時雙手手肘不能彎曲,雙手之間的距離也不可太開(超過你的肩膀都算太開,大約一掌的距離即可),以利用此反彈力接動作,肩膀接收到由地面反彈回來的力量時要記頂回去。

初學者常犯的錯誤是雙手由下方往前伸出去按地面,這會造成按地時肩膀的角度不夠開(通常要求角度是180度,老師通常會簡稱:肩膀要打開),按地面時沒有反彈力。按地時雙手手肘常會彎曲,造成緩衝效果,一樣沒有反彈力。

2.做踺子時,雙腳著地的要求重點是,在雙腳著地的那一瞬間膝蓋不能彎曲、不能有緩衝,就是要利用它砸地那一瞬間的反彈力量來接後面的動作,砸地砸的越用力反彈力越高,所以此動作又叫砸踺子。

3.踺子整個動作的完成要求在一直線上完成,做不了一直線,必定是哪些細節的部份需要再注意、再調整。動作全做正確了,做一直線是很容易的,但對初者學而言,一開始的要求重點並不是要求他一定得做一直線,而是要求上面所提到的重點,和動作變形後的糾正(例如:雙手按的太近、兩手甩手的速度不一致,雙腳落地的位置…等),這些都糾正過來了,自然就能做一直線。

做踺子時,接後手翻與接後空翻(簡稱小翻)的要求重點不一樣

接小翻的要求重點:
踺子接小翻時,腳要往裡踩,上身要後躺(從側面看像是腳在前、上身在後,整個身體向後傾斜大約45度,大概如此斜線 / ),踺子做正確了著地時會自然的往上彈,但此時不能往上彈(因為不是接後空翻,所以不能彈太高),要記得往後彈,第二個小翻時手要甩快一點,手肘、膝蓋都不能彎曲,速度要快才能銜接上由地面反射回來的反彈力,全都做正確了,連續小翻時會越做越快,有剎不住的感覺。

接後空翻的要求重點:
踺子接後空翻時,腳要往外踩(往後踩),上身不需向後躺,正常的向上提即可。膝蓋不可彎曲(這是最重點),膝蓋一但彎曲,有了緩衝,後空翻就彈不高了。

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就是以為後空翻是用跳的,所以總會盡量的想要彎曲膝蓋以藉此來跳高一些。其實根本不是,後空翻能有那麼高的高度根本就不是用跳的,是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彈起來的,不是跳起來的,因此踺子砸的越用力後空翻彈的越高。

踺子、小翻做正確了,手肘與膝蓋承受的衝擊力會相當的大,對於初學者來說,一天也沒辦法練太多次數,當你的手肘、膝蓋有些不舒服的時候就是提醒你該休息或換項目練習了,循序漸進的慢慢增加練習的次數,它們所能承受的衝擊力也會漸漸增加的,不可躁進。

底下接著說後空翻的要求重點:
後空翻起跳時或剛彈起來時,切記頭不可往上抬、不可看上面,就平視看前方即可。一但頭往上抬、看上面了,行進的角度就不對了,就無法翻的高一些。雖然頭往上抬了,後空翻也能翻的過去,但就是沒辦法再提高度了,跟專業的動作要求比起來就差很多,技能也會無法再提升,往後你想要練更高的技巧動作如:直體後空翻、拉拉踢、轉體後空翻、月面空翻…等等這些都練不起來。

後空翻要提高度除了不可抬頭向上看之外,還有另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不可太早躺背,你得彈起來到最高點的時候,才能躺背做後空翻,至於什麼時候才是最高點?什麼時候才能躺背?這也是後空翻最困難的部份了,時間點的切入通常只能靠不斷的練習練習,慢慢去體會的。久了不練,這部份的感覺就會消失,後空翻的高度就沒有,做起來就不好看,所以這東西是很現實的,久不練就沒了。

後空翻對於初學者的要求很簡單,只要你能翻過去不要摔下來就行了,怎麼翻都行。上面所說的後空翻的要求重點全都是給進階練習者,初學者不能一開始就按上面的要求重點練習,一開始要求這麼多的話,他會翻不過去,頭先著地的話就很危險。

…..哇,自己寫下來之後才知道,原來要求重點這麼多呀,沒有每天練、沒有教練每天在旁邊盯著你練習的每一個動作的話,你自己哪能注意這麼多細節呀?所以寫下來時常提醒自己這些動作細節是很有必要的。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4/1147/feed 0
有理走遍天下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3/1014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3/1014#respond Fri, 01 Mar 2013 07:28:36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014 閱讀全文 ]]> 「有理走遍天下」 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

若真的是有理走遍天下的話,大家都那麼講理的話,那麼也就不存在人做壞事的問題了

所以,修煉的人不應該太執著於世間理的對與錯,而應該把心力花在提升自己的心性上面。

這句話是講給我自己聽的,我會太在意別人的對與錯

常看到別人在為了爭那個理的對與錯,爭的面紅耳赤的
道理上你講贏了對方,講的對方無話可說,但那又如何?
對方只能是口服心不服,看不到時對方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,改變不了什麼的。

真正願意改變的情況是讓對方心服口服,但很少有人能做到讓人心服口服的。
所以,別以為你講道理講一講就可以改變對方的想法。
那這樣子,還有必要去爭那個理的對與錯嗎?

你爭贏那個理了,只不過是堵上對方的嘴,讓他無話可說而已,但是那能改變什麼?
而且這對溝通一點幫助也沒有,你都堵上對方的嘴了,你還想怎麼和對方溝通?

明白這個道理之後,下回再遇到爭執的時候
你想想,你還有必要去跟對方爭那個理的對錯嗎?
最好的做法是:
不要爭了,換個時間,等對方聽得進去的時候再和對方溝通看看。

理是升華的,對修煉人來講,不執著於世間理還有另一層修煉的因素
因為對方的不講理才能考驗到你的心性
因為不合理的事,才能刺激到你心靈

你認為對的事,合理的事。因為理是升華的,升華上去之後,那不一定是真的對的。
所以修煉的人,真的不能執著於世間的對與錯。

李洪志 師父曾在《曼哈頓講法》中告訴過我們:

「你們從現在開始也是這樣,不管你對和不對,這個問題對一個修煉人來講根本就不重要。不要爭來爭去的,不要強調誰對誰錯的。有的人總是強調自己對,你對了、你沒錯,又怎麼樣呢?是在法上提高了嗎?用人心強調對錯,這本身就是錯的,因為你是用常人的那個理在衡量你自己,你用常人的那個理在要求別人。在神來看一個修煉人在世間,你的對和錯根本就不重要,去掉人心的執著反而是重要的,修煉中你怎麼樣去掉人心的執著才重要。」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3/1014/feed 0
藍芽耳機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2/736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2/736#respond Sat, 14 Jul 2012 05:46:01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736 閱讀全文 ]]>

藍芽耳機

最近看了一部美國連續劇,24小時反恐-第8季。影片中常可見 CTU (Counter Terrorist Unit 反恐佈份子組識) 運用著美國許多高科技的設備和技術來對付恐佈份子。可看到他們怎麼充份的運用衛星監控和電腦網路連線來作戰。

在第8季中,看到他們整個辦公室的員工們全都使用藍芽耳機來溝通,而且那隻藍芽耳機好像很好用似的,整個辦公室裡不管走到哪裡藍芽耳機都還能講話。我就很
納悶了,藍芽耳機的有效傳輸距離不是只有短短的十公尺而己嗎?
怎麼他們的那個藍芽耳機那麼好用,辦公室那麼大,不管走到哪兒都還能通。是我太落後了嗎?藍芽耳機其實已經進步到這麼好用的地步了我都還不知道?

於是我就上網查了一下藍芽的規格,這才發現原來藍芽真的是有支援100公尺傳輸距離的規格的呀!

不過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產品只有 Class 1 的藍芽接收器有支援到 100公尺。

而藍芽耳機就很少有做到支援100公尺的藍芽耳機了,大部份都是只有支援10公尺的藍芽耳機。

但是在 mobile01 裡有人提到, Class1 100公尺的藍芽接收器,搭配 10公尺的藍芽耳機,通話距離是可以超過10公尺,而達到 40 公尺左右。

在找資料的過程中偶然的找到了這一頁介紹 24小時反恐影集裡兩位女演員 Chole 和 Dana 所使用的藍芽耳機

Chole 所使用的藍芽耳機是這一隻,定價 99.99 美元
Dana  所使用的藍芽耳機是這一隻,定價 129.99 美元

兩隻耳機的造型都很好看,戴起來才有像在戴耳麥的感覺,不像一般的藍芽耳機,戴起來就像外星人的感覺一樣。

而且它們在24小時反恐的影片中,看起來好像真的很好用的樣子,那麼大的辦公室,走到哪兒都還能通話。真的好心動呀! 好想買一隻呀!

但是….100美元的藍芽耳機,還真的是非常的貴,換算成台幣就要3600元。逛了一下光華商場,較貴的藍芽耳機也才在2千多元左右,很少超過3000元的。 3千多元的藍芽耳機,那真是非常的貴呀~~

(醒醒吧!它的有效傳輸距離才只有10公尺而已,那麼大的辦公室,你還真以為它走到哪兒都能通話嗎?
醒醒吧!那只是為了劇情需求而安排的橋段,在某些情況下離座超過10公尺以上還能通話,這只能唬一般不懂的外行人而已,真實的情況是藍芽耳機還沒到那麼好
用的地步。而且你回頭仔細觀察一下他們大部份的時候都還是在座位上通話的,而且還有一幕Chole離座時,還會把藍芽耳機摘下放在座位上的)

本以為這耳機只有國外有賣,沒想到國內也可以買到 Chole’s Bluetooth Headset 台幣3650元 和 Dana’s Bluetooth Headset 台幣4690元,國內的代理商

但是我在國外的網站卻看到了更便宜的價格 68.5美元65.59美元 的售價,想買這麼便宜的價格就得自己承擔風險,萬一故障了是很難得到原廠的保固的。再加上我最近運氣特好,機率很小的事都容易被我遇到,買電腦換了兩次RAM都還是壞的, 中華電信的 FTTB 斷線頻頻,還是換了兩次小烏龜才好的,這樣的風險還是不要冒好了。只好等它降價再買了。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2/736/feed 0
澄空學園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08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08#respond Sun, 22 Aug 2010 15:40:02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208 閱讀全文 ]]> 學校沒有教的事…

這一直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,學校教了我們很多知識,足以應付升學時所遇到的各種考試,但卻沒有教我們如何去應對人生中的各種難題。例如:該如何去面對死亡、該如何去面對人生中的失敗、該如何去面對感情上放不下的事…

以致於有些人在這遇這些人生的難題時,不知如何應對,導致更慘的悲劇發生。

澄空學園 英名片名 Angel beats (天使的心跳)

這是一部日本的動畫片,講述的是一個死後的世界…

看完這部片子後,淡淡的體會到此片是從另一個角度,來教我們如何去面對死亡

******************

初來到這個世界時,大家也是什麼都不知道,聽著在這個世界待的比較久的前輩們(死後世界戰線)所摸索出來的一些經驗告知:如果待在這個世界裡什麼事都不做的話,就聽從神的安排,乖乖的去上課,過著正常的校園生活的話,很快的就會消失了,來世可能會被轉生成水蚤、寄居蟹、海蟑螂…(當然會被轉生成什麼也是他們自己猜的,無法證明其事)

所以他們(死後世界戰線)要做出反抗,不願聽從神的安排,要與天使展開對戰、消滅天使!

故事的劇情就圍繞著死後世界戰線這群人不斷的與他們唯一的敵人,天使對抗、作戰展開,故事就這麼演繹下去

一直到故事的很後面,男主角才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,但是這個事實他又不能直接告訴他的戰友們,他只能告訴他們的敵人天使。

這個事實就是:來到這個世界的人,都是生前有著不愉快的人生,因而有著強烈的執著放不下的,心裡無法釋懷的人,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裡。

在這個世界裡你若能順其自然的,聽從神的安排,乖乖的去上課,過著正常的校園生活的話,自然就會遇到那樣的機會,試著讓你放下心中無法釋懷的事,放下之後你就能很釋懷的再次的去投胎轉生。

男主角所發現的這個事實,與他們(死後世界戰線)所認知的事實相反,而這樣的事實又是他們一直以來所努力和奮鬥的目標。所以男主角無法當面的直接告訴他們這個驚人的事實,只能選擇和天使悄悄的聯手,幫助他們放下心裡一直放不下的執著,好趕快的去投胎轉生。

故事的後半段,就是男主角拼命的幫助他們的夥伴們從這個世界裡消失,這與前半段的劇情簡直是180度的大轉變….在這異世界中努力掙扎以求生存,到最後才發現原來一切順其自然的生活著才是對的。

看著他們努力的幫著夥伴們放下心中長久以來無法釋懷的事,心裡很是感動,但一個個的消失了的情景卻又有些哀傷。作者在處理他們消失的場景時沒有使用任何花俏的特效或效果(如:全身發出耀眼的光芒、天使來接他),只是一個鏡頭的轉換,人就不見了,就像我們一回頭才發現我們的親朋好友突然不見了一樣的令人感傷。也因為更貼近現實中的真實情況,所以也就更能感受到那份感傷。

作者:麻枝準 在這部作品的主題曲也是自己作詞、作曲的,也很好聽!

******************

太過在意生前的事,形成了強烈的執著無法釋懷,以致於死後,一直遲遲無法轉生…

聽起來很悲哀,但卻是很多人的寫照,無法放下心中一直割捨不下的事,因此被它一直纏繞著,生命無法繼續向前進。

也許有人會覺得怎麼那麼傻,都已經死了,幹嘛還要去計較生前的種種呀?趕快去投胎轉世吧,忘卻過去不愉快的日子,重新開始吧!

但是,就是有人放不下,或者說是不願放下,比如說,因為感情問題而發生的情殺事件,在死之前就會強烈的覺得對方對不起他,死後也想要討回這個公道,就會造成這個生命的仇恨太大,不願意放下…

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,你可能會替這生命感到可悲,放不下這恩怨情仇,以致擔誤了投胎轉生的時辰,但是若這事攤到你身上時,你又會以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這些恩怨情仇呢?

人死了之後,並不是一了百了,反而是還會帶有清晰的生前記憶,包含你那些愉快的、不愉快的記憶…所以,千萬不要以為,你死了之後,這些不愉快的回憶就會自動的不見了,重點在於你是不是願意主動原諒那些曾做過對不起你的事的那些人,主動的放下那些恩怨情仇,這才會是會是生命的昇華。

對你自己的最內心深處說一句勉勵自己的話:「別再計較了好嗎?」

澄空學園主題曲-My_Soul_Your_Beats!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08/feed 0
詐欺遊戲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1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1#respond Sun, 15 Aug 2010 15:45:17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211 閱讀全文 ]]> Liar Game

最近日本漫畫很風行心理戰(鬥智)的劇情內容,而這些漫畫都很受歡迎,甚至都被改編成電視劇了,如:死亡筆記本、血色星期一、詐欺遊戲…。

詐欺遊戲這部日劇是由最近很受歡迎同名漫畫所改編的日劇。

劇名雖叫做詐欺遊戲,劇情內容也圍繞著這個主旨在演繹著,劇中可以看到每個人為了自己的生存使出了各種的欺騙、背叛的手段…在這裡面你可以看到許多人性自私、貪婪的那一面,但這部片子並不是要教你如何去詐騙別人,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,那麼這部片子也就沒有看頭了。

相反的是,看到後來你會明白,原來這部片子的主旨是要教你要如何學著去相信別人。

聽起來很諷刺是吧?

一部專門探討詐欺遊戲的片子,竟然要教我們試著去相信別人? 好像是要教我們如何去上當受騙似的!

這難道不會是什麼詐騙集團想出來的更高明的手法?用這招來對我們洗腦,好讓我們更容易上當受騙! ((呵呵))

總之,現今世上的騙術太多了,會單純的什麼都相信的人也越來越少了,當身邊有這樣傻正直的人,也就越加值得你我去珍惜。

就像劇中男女主角的一段對話一樣

神崎直:「不能傻正直嗎?」

天才詐欺師秋山:「….也沒什麼不好啦!」

當然原著的漫畫內容是更加精彩,有機會不要錯過了一讀原著的機會哦!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1/feed 0
我有很強的後盾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7 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7#respond Sun, 07 Mar 2010 15:56:20 +0000 http://blog.vic.mh4u.org/?p=1217 閱讀全文 ]]>
今天,偶然的逛到了我們教練的blog裡去(無名小站blog現已消失),看到她寫的一篇短文

雖只是短短的幾句,但感觸頗深。

“我有很強的後盾” 初見這標題,以為又是什麼權貴人士的紈褲子弟們,要濫用什麼特權來幹壞事。

我有很強的後盾

是阿
有很多人在後面撐住我給我力量
不會孤單的

那我做你們的擋風玻璃好了
而且還是防彈的喔!!:D

點進去一看,才發現是個相當窩心的一篇短文。

瓊恩教練,她是我們的體操教練,她在教學上是相當用心、負責的一位教練

我不知道,她曾經為我們能保有這一塊練習場地,而承受了多少的責難與壓力,或為我們爭取了些什麼樣的權力,才能讓我們今天有這麼一個便利的體操練習場地。

但,當我看到她寫的這篇短文才意識到,原來我們都是擋風玻璃後面的乘客,外面的風究竟有多麼的強大,亦或是寒風刺骨,我們都不曉得,因為擋風玻璃都替我們擋掉了,一點感覺都沒有。

試想,我也曾待在像她那樣的位置上過,但我那時的心態是什麼?

「那麼多人,你們就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幫我,就讓我一個人在最前面那兒死撐著!
你們這些人就會在那兒撿現成的,還要挑三撿四的!
你們都不曉得我為你們做了些什麼,還在不斷的要求!」

心生怨懟,做的是又苦又累…唉….

跟瓊恩教練的心性比起來真是天差地遠呀。

她把她身後的人當成支撐她的後盾
我卻把我身後的人當成埋怨的對像

她把她自己自詡為擋風玻璃
我卻認為自己只是在苦苦的撐著

她是越做越高興,而且還要提高自己的質量,把自己提昇為防彈玻璃
我是越做越難過,甚至還想著,如果他們再要怎樣怎樣,我就不幹了

瓊恩教練所做的事,大多都是屬於義務性質的,不求任何回報的
我們所做的事,也大多都是這樣,不求任何回報的,那為什麼還要計較自己比別人多付出那一些呢?

瓊恩教練的心性,值得我們學習。

謝謝你,瓊恩教練。

]]>
https://blog.vic.mh4u.org/2010/1217/feed 0